产品列表PRODUCTS LIST
聚焦“一人一方"中药制剂痛点:从烘干粉碎到制丸包装的全流程解决方案
“一人一方"作为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体现,其制剂具有组方灵活多变、单批次药量小、质量要求精准三大核心特点。这要求配套设备既要适配“一方一调"的个性化生产需求,又要保证制剂效率与质量稳定,尤其在丸剂制备环节,传统设备常因适应性不足、调试耗时等问题,成为制约“一人一方"落地的关键瓶颈。针对这一痛点,我们通过全流程设备优化,形成了一套覆盖烘干、粉碎、制丸、抛光、包装的完整解决方案。
在“一人一方"制剂流程中,药材预处理是基础,其效率与精度直接影响后续制丸效果。对于药材烘干环节,考虑到单处方药量通常较小(多为100-500g),我们推荐使用本辰科技HPX-8-30型8层30公分托盘小型烘干机。该设备单个托盘可承载100-200g药材,8层设计能满足单患者单疗程的烘干需求,且升温均匀、控温精准,可避免药材有效成分因高温流失,同时无需频繁批量操作,适配“一人一方"的小批量特性。
粉碎环节则需应对中药复方成分复杂的问题,尤其是含油、含糖类药材易黏连,热敏性药材需低温处理,传统粉碎机常出现粉碎不全或成分破坏的情况。对此,我们采用本辰科技“分级式连续投料粉碎机/气流式超微粉碎机BC3-1 + 小型高速粉碎机BF-10"的组合方案:前者可高效处理大部分常规药材,实现细粉均匀度达80-100目,满足制丸对药粉细度的要求;后者则针对含油、含糖复方中药优化了腔体设计,避免黏壁问题,确保粉碎效果。目前,该组合可解决90%以上“一人一方"处方的粉碎需求,仅热敏性药材的粉碎方案仍在进一步优化中。
制丸环节是“一人一方"丸剂制备的核心痛点,传统小型全自动制丸机普遍存在两大问题:一是适应性差,面对不同密度、黏性的中药粉(如含纤维多的药材、黏性低的矿物药),常出现成型难、易开裂的情况,部分处方甚至无法制丸;二是调试耗时久,“一人一方"单批次药量少(通常仅需制作15-30天疗程的丸剂),但全自动机器需反复调整出条速度、切丸力度,调试时间常超过1小时,而实际制丸时间仅5-30分钟,效率极低。
针对这一问题,本辰科技推出的高效半自动制丸机BZW-05,虽在操作上需投入一定人工,但凭借“万金油"般的适应性,成为破解痛点的关键选择——在“一人一方"场景下,设备能稳定适配所有处方显然比减少人工投入更核心。其强适应性源于独特的核心结构:采用绞龙挤压出料与滚刀横向运动的组合方式,搭配同向运动的双滚子,从根本上降低了对药条的要求。传统制丸机需严格控制药条湿度、直径与硬度,稍有偏差便会断条、丸形不规整;而BZW-05无需精细调整药条状态,即使药条湿润些或干燥些、直径略大或略小,都能通过绞龙稳定出料、滚刀精准切断,最终成型的丸剂大小均匀、外观规整。
这种“不挑料、不挑条"的特性,恰好匹配“一人一方"的处方多样性。中医“一人一方"组方中,药材成分差异极大:有的含大量纤维类药材,药粉黏性低;有的含胶质、糖类药材,药粉易黏连;还有的含矿物类药材,药粉密度高。面对这些特性迥异的药粉,传统设备常因“适配性不足"无法制丸,而BZW-05几乎能覆盖所有类型的中药粉,真正实现“任何料都能做、任何丸子都能成",且针对小批量生产仅需5-10分钟即可完成参数设置,制丸效率较传统全自动机器提升3倍以上,这一优势也得到了众多医疗机构制剂室的反馈认可。
制丸完成后,抛光与包装环节直接影响丸剂的美观度、稳定性与患者使用体验。我们推荐使用BY-400型糖衣机进行抛光,该设备可根据丸剂数量灵活调整投料量(从几百克到三五公斤均可适配),通过控制抛光转速与时间,既能去除丸剂表面浮粉,提升外观光洁度,又能轻微压实丸体,减少后续储存中的吸潮风险,同时保证丸剂重量差异控制在±5%以内,符合“一人一方"的质量要求。
抛光后的丸剂经二次烘干(可复用前文提到的小型烘干机),即可进入包装环节。无论是采用玻璃瓶分装(适合患者居家储存),还是用小型包装机进行单剂量铝塑泡罩包装(方便外出携带),均可解决传统丸剂“储存易吸潮、携带不便"的问题,延长保质期至6个月以上,进一步提升“一人一方"丸剂的使用便利性。
从烘干、粉碎到制丸、包装,这套解决方案始终围绕“一人一方"的个性化、小批量特点设计,通过设备的“适应性优化"与“效率提升",有效解决了传统制剂流程中的痛点,为医疗机构、中医馆高效开展“一人一方"丸剂制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落地路径。